打开应用

罕见:流行性出血热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

杨医师   华宁县人民医院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主诉 病史

50岁男性患者,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5天”入院。既往史无特殊。

查体 辅查

查体:T 39 ℃,BP 86/60 mmHg,球结膜充血,神经系统查体:颈强直。辅查:流行性出血热IgM、IgG阳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 23×10^9 / L,血红蛋白166g/ L,血小板79×10^9 / L,尿素16.85mmol/ L,肌酐291umol/ L。入院1周后头颅CT提示双侧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

诊断 处理

查体:T 39 ℃,BP 86/60 mmHg,球结膜充血,神经系统查体:颈强直。辅查:流行性出血热IgM、IgG阳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 23×10^9 / L,血红蛋白166g/ L,血小板79×10^9 / L,尿素16.85mmol/ L,肌酐291umol/ L。入院1周后头颅CT提示双侧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

随访 讨论

随访:一个月后患者症状消失,恢复良好。讨论: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导致的,好发于山区。本例中流行性出血热IgM、IgG阳性,可确诊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本病的良好预后起着重要作用。来源:PMID:22135608

发布于 15-07-12 23:00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