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男,58岁,“因全身皮肤起疹并溃疡一年余,确诊蕈样肉芽肿3月余”入院 患者于去年无明显诱因全身鳞屑伴瘙痒,无明显发热、咳嗽、咳痰等不适,于当地某医院病检提示:淋巴瘤可能性大。伤口缝合后愈合不良,渐出现溃疡形成,遂于我院皮肤科就诊,给予抗感染(立适同、创成、仙必他)、欧宁调节免疫等治疗,溃疡略好转。年初于我科行皮肤活检示“蕈样肉芽肿”,次月入某院淋巴瘤科给予“干扰素及阿维A”治疗,并于1/4背部溃疡面行放疗,DT30Gy/15f,并于3/4行单药吉西他滨化疗,溃疡面积无明显好转。 既往无特殊
全身红斑、结节、鳞屑,背部大面积溃疡,伴血性及脓性分泌物。 血常规:血红蛋白95g/L,白细胞2.77G/L,中性粒细胞1.36G/L,淋巴细胞0.57G/L, 大生化:白球比1:3,白蛋白31.7g/L,钙2.02mmol/L,肌酐77.3umol/L,余未见明显异常。 CRP16.7mg/L,ESR49mm/h,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3.0ng/ml,ENA(-),ANCA(-), 病检见下图
诊断:蕈样肉芽肿,皮肤溃汤原因待查:①局部细菌、真菌感染?②放射性皮炎? 给予仙必他抗感染、欧宁调节免疫力,门冬氨酸钙抗过敏,湿敷治疗,核黄素磷酸钠、金因肽促进伤口愈合,加用氦氖激光照射。
本病起源于记忆性辅助T细胞的低度恶性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病程呈慢性渐进性,初期为多种形态的红斑和浸润性损害,以后发展成肿瘤,晚期可累及淋巴结和内脏。目前该病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原则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包括皮损的范围和有无系统受损)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