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耳痒,分泌物阻塞感1月余。 患者一月前曾用不洁物挖耳,后出现耳痒,感觉外耳道阻塞,分泌物掏出后,约一周又出现同样症状,遂前来就诊。
耳窥镜示:双侧外耳道阻塞。
掏出耳道内灰黑色痂皮状物,即菌苔。 10%水杨酸甲酯滴耳,每日用药2~3次,连用数日,后每隔2周治疗数日,以防复发。
霉菌性外耳道炎通常又叫做外耳道真菌病。他是一种外耳道的真菌感染性疾病,由于真菌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当外耳道进水或者积存分泌物、常滴用抗生素液等情况下、比较易受真菌感染,常见有曲霉菌及白色念珠菌等,从而形成霉菌性耳道炎。 霉菌性外耳道炎的主要病症表现为耳痒、耳内不适、流水样分泌物,分泌物阻塞耳道时影响听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持外耳道的干净、整洁和舒适。霉菌性外耳道炎检查时可见耳道内有白色、灰色、黄色或黑色膜状物,即菌苔、干燥时呈痂皮状。同其他霉菌感染的皮肤病一样,霉菌性外耳道炎较顽固、愈后易复发,所以用药要选择敏感性强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