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9岁儿童区域性牙体发育不良

张医师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浅龋 慢性根尖周炎 浅龋

主诉 病史

主诉:左下前牙反复肿痛 1年余。 现病史:患儿左下前牙反复肿痛1年余,去年9月份左下前牙牙床曾鼓大脓包,自用罗红霉素口服6天后消肿,近1月来左下前牙牙床肿痛溢脓。今来诊求治。2岁时左下乳前牙外伤冠折,曾在当地医院就诊,具体治疗不详。足月出生。 既往史:患儿2岁时左下乳前牙外伤冠折 家族史:其母亲上下颌双尖牙均釉质发育不全,釉面有点线状釉质缺损。 全身情况:健康

查体 辅查

31、32完全萌出,牙冠小色黄,釉质大部分缺失,牙本质暴露,表面粗糙质较软, 大量软垢,31、32之间见约3-4mm间隙,牙龈增厚,质韧。 32叩痛(+),松I0,冷热测无反应,唇侧牙龈红肿,见瘘管,挤压溢脓,PD353/222 31叩痛(-),不松动,龈未见异常,冷热测无反应,PD232/232。 X线:31、32牙体小,冠部釉质大部分缺失,牙本质薄,牙体影像模糊,牙根短小,髓腔及根管粗大,根管壁薄,根尖孔粗大,32根尖周低密度影,31根周膜清晰,未见病变影。 73、74缺失,33、34未萌,牙槽骨萎缩,变窄。缺牙间隙较对侧缩小约3-4mm。 全口曲面断层片:33、34牙胚明显较对侧43、44发育迟缓,33发育 2-3期,34发育4期,冠部釉质影像粗糙模糊。 46O.B窝沟探及浅龋坏,叩痛(-),不松动,龈未见异常。 16、26、36完全萌出,窝沟深,釉质发育正常,未见龋坏。 余牙发育正常,未见龋坏,X线:13、14、15、16、17、23、24、25、26、27 35、36、37、43、44、45、46、47牙胚发育正常。 口腔卫生一般,牙面软垢菌斑中量。

诊断 处理

诊断 32:慢性根尖周炎; 31、32、33、34:区域性牙体发育不良; 73、74早失; 46OB浅龋; 16、26、36深窝沟; 治疗 1、口腔卫生宣教; 2、32根尖诱导成形术; 3、31、32牙冠树脂覆盖修复釉质缺损试保留。勿用患牙咬硬物,防牙折裂,观察,不适随诊,成年后不能保留则拔除后修复或种植; 4、73、74早失,功能性间隙保持器保持间隙; 5、46OB预防性树脂充填; 6、16、26、36窝沟封闭; 7、33、34定期复查,萌出后尽早树脂和全冠修复。 8、定期复查。

随访 讨论

区域性牙体发育不良是一种罕见的累及所有牙体组织(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囊)的异常。通常受累牙位于同一个四分之一象限,其余象限牙齿均正常。乳恒牙均受累,多见于萌出的乳牙,且其继承恒牙胚常发育不良。受累牙常迟萌或不萌出。特征表现为:萌出的牙冠灰色或黄色颜色改变,探诊质软粗糙,牙本质牙釉质发育不良和矿化不良,牙体小易患龋,牙髓易感染,常合并牙龈炎,根尖周脓肿,牙龈肿胀。X线:典型的“ghost teeth” :牙本质牙釉质影像模糊,牙髓腔和根管宽大,根管壁极薄,牙根发育不良短小,根管口开放。 病因:不明,文献报道可能原因有局部血管异常(血管瘤),外伤,牙胚受病毒感染,代谢紊乱,局部感染,体细胞突变,致畸药物。目前认为是非遗传性疾病

发布于 15-04-28 20:14

37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