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0日,在我国颈椎外科发展的历史上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当天上午,随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副主任刘浩教授在患者的颈椎置入首枚国产人工颈椎间盘Pretic-I,在骨科领域的颈椎高端置入产品中从此有了中国创造、华西品牌。该人工椎间盘是由刘浩教授结合二十余年颈椎外科的手术经验,针对中国人颈椎解剖特点,与创生集团横向课题合作,历经7年,主导研发的一款更适合中国人的人工颈椎间盘,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打破了欧美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刘浩教授十年前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率先从国外引进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十年来已经完成了400余例病人的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累积了宝贵的经验.国产人工椎间盘Pretic-I的临床试验项目已经获得国家相关部门批复,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在项目实施期间,适合接受颈椎间盘置换手术的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可选择免费使用该国产椎间盘。有意参加该项目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于华西医院脊柱外科门诊就诊咨询。推荐就诊门诊:王贝宇主治医师(周一下午门诊)、邓宇骁主治医师(周三下午)。 1,颈椎椎间盘置换术是治疗椎间盘源性颈椎病的一种手术方法,该手术方法可保留颈椎节段的排列和运动功能,减少临近节段的退变。前路椎间盘切除及融合术(ACDF)是治疗将颈椎病和急性椎间盘突出所致的神经根及脊髓病的主要经典术式。颈椎前路钢板的应用改善了单节段和两节段颈椎非植骨融合术的成功率,钢板联合椎间自体或异体植骨可保留颈椎节段的曲线弧度和椎间盘高度。 2,目前临床研究主要集中于颈椎手术后临近节段的椎间盘退变,已有尸体标本研究表明融合节段附近正常颈椎活动度及椎间盘内部压力增加,这些研究证据为颈椎间盘置换假体(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CDR)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在进行 CDR 的临床应用前,需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明确,即颈椎间盘置换术是否和 ACDF 可以取得相类似效果并预防手术临近节段的颈椎退变。 3,目前为广大骨科医生接受的 CDR 应用适应症包括:椎间盘突出造成的颈髓神经压迫术后重建;C3-T1 节段椎间孔骨化造成的神经压迫手术治疗;其应用绝对禁忌症为颈椎畸形,单侧颈部疼痛,运动节段不能运动,不稳定,关节突关节退变,感染等。相对禁忌症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肾功能衰竭,骨质疏松,肿瘤,术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等。 4,Kim 等人对 51 例 CDR 患者和 54 例 ACDF 患者进行了长达 19 个月的术后随访对比研究发现 ACDF 患者在影像学上表现出的临近节段退变(如骨赘形成,椎间盘间隙变窄,前纵韧带钙化等)概率是 CDR 的 3.5 倍,两节段的 ACDF 术后患者,在融合的头端和尾端,其椎间隙的运动幅度要显著大于 CDR 患者。一项对 223 例 CDR 患者和 198 例 ACDF 患者的对比研究表明,在术后 2 年随访过程中,ACDF 和 CDR 术后患者上肢和颈部症状缓解率无显著差异,但 CDR 组在总体神经功能改善率,恢复工作时间等结果上较 ACDF 组为好。同时其他也有较多文献研究指出 CDR 在总体功能改善率上较 ACDF 为好,在此不一一列出。 5,从美国 FDA IDE 的关于 CDR 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并发症为术后常见并发症,如消化道或泌尿系统事件,和 CDR 内固定设备无显著相关性,但 CDR 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10% 患者有吞咽困难,2.8% 患者有切口感染),围手术期的神经事件发生率较少,CDR 和 ACDF 组发生率相类似,但 CDR 组再手术率更低。相反的,Riley 等报道 ACDF 术后 2 年吞咽困难发生率为 28%,而 CDR 组只有 21%,McAfee 等报道 CDR 组的吞咽困难发生率要低于 ACDF 组。Tortolani 等对尸体的研究发现 ACDF+ 钢板固定术后患者食道的压力较 CDR 者为高;而在 C5-C6 节段 ACDF 食道压力要高于 C3-C4 节段 ACDF 和 C5-C6 节段 CDR,研究者认为 ACDF+ 钢板固定术中,手术对侧的钢板置入螺钉时需要牵拉食道,暴露螺钉孔,这可能对食道的高压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5,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在 2010 年左右,CDR 手术约为脊柱融合手术的 47.9%,年医疗花费约 21.8 亿美元,对美国脊柱疾病治疗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 CDR 假体花费约 4000 美元,ACDF 花费 2500 美元,但 ACDF 术后的高的再手术率和邻近节段退变率可能从某些程度上增加 ACDF 术后的潜在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