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方子济世:医生如何出走

作者: / 2015-06-09

医改步步为营,显示政策决心。医生作为个体,如何在社会变革的趋势下做到自保同时实现自我增值?医生要不要出走?怎么才能走出去?


有幸在上周末参与南都公共论坛,与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先生聊点关于医疗行业的现状,也为医联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厘清了更多思路。

医联是一家幸运的公司,那时候我刚从美国做访问学者回来,正好赶上了资本大潮涌进互联网医疗领域,拿过天使轮后不久就顺利的拿了A轮,医联的发展进入快速成长期。他山石可攻玉,在美国游学期间接触了大量医疗互联网模型——比如专注于医生社区的Doximity,以健康设备起家的Fitbit,或者是向医生提供患者资源的ZocDoc等等。而在我们团队的思考里,大家一致认为当下最适合医联去为中国医生提供服务的产品应该是一个社区——一个众智参与分享的地方;一个医生人群可以避开大众的实名学术社交平台;一个可以让医生沉静下来,高效学习各种优秀病例,与有较高专业度的同行切磋交流学术,并在行业圈内可以打造个人品牌的地方。


上线到现在6个月时间,收获近五万余用户,且95%都来自全国三甲医院。这对于一个实名平台(医生需要上传胸牌或执业医师号才能完整使用医联的全部功能)来说并不轻松。也是在两周前,中国医师协会发布了《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在本次论坛上,我们也首度披露了一部分平台上由用户投票产生的数据——首先声明,医联提供的是平台服务,这些数据部分来自用户自发的投票行为,所表达的观点并非医联立场。


其中关于自由执业,医联内产生了一组有意思的投票:


15%的人说不知道会怎么样,静观其变,有6%的人说无所谓,现在也挺好。


24%的医生是写了反对,因为他们认为这样不能解决供需矛盾,低年资医生压力增大。


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投票结果。低年资医生会害怕,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刚刚初出茅庐的新手,接触的患者还不多,经验不足,名气不响,如果这个时候自由执业,他们认为会丧失在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力,反而会收入更加低,会失去襁褓、失去孵化器,失去从小医生到大医生的过渡。当然,还有55%支持,认为医生权利得到了保护。他觉得只要给我更大的舞台我就可以翻更高的筋斗云。接下来就是看政府,看移动医疗企业,看市场、看资本,如何一起帮助医生做自由执业。

但是问题也就来了,医生自由执业开始之后会不会形成新的生态系统?


我认为是必定需要的。


现在的中国,在医院完全囊括所有病人的情况下,医生没有个人品牌可言。医生自由执业之后会直接面对病人,也就意味着必须出现新型平台来接住医生。在国外有很多医生服务平台,是除了医院之外的平台,有在线的,也有线下的集团、工作室,他们会帮助医生和患者搭建起另一种形式的桥梁。

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下,我们会面临四重甚至多重评价体系。


临床评价体系建立能帮助医生更好的“出走”,是对医生的硬支持


我们知道,医院既有的评价体系是基于SCI的——发表了多少论文就说你是好医生,其实这在逻辑上是有失公允的,医生自由执业首先还需要建立客观的临床评价体系——比如保险体系,在国外为医疗买单的是保险,所以他们最在乎,谁最痛谁就会做的最好,我们可以适当的去借鉴国外保险体系。


深圳最近也开始有一个试用条例,医院开始用做了多少台手术、难度系数是多少,擅长的手术是什么等等来评价一个医生。第三方评价主要是针对医生的临床技能。这一点在中国这是非常欠缺的,国外可以通过保险、医师协会进行医生临床水准的评价。今后我们也希望通过行业测评、专家委员会——就像是每年颁诺贝尔奖一样——评选今年开刀最好的医生,中国第一刀是谁。


患者点评在于医德和服务态度,是对医生的软评估


目前,互联网平台上还有一套系统慢慢积累了大量患者点评,——医闹的发现途径也会多一个,就像大众点评网一样。现在移动医疗做的非常棒了,但是还是欠缺第三方评测,因为从逻辑的角度来判断:患者对医生职业技能的评价其实并不会特别准确,因为知识储备量的差距太大——就好象是去修车,你不会跟修车师傅说这个螺丝钉可不可以挪到另一个地方,要不然其实你可以自己修车了。患者的评价有价值,是对医生态度和医德方面有考核,


帮助医生建立个人品牌有助于促进医疗资源流动


无论何种评价体系的价值和生命力,都是在帮助医生建立综合良性的个人品牌。我觉得这些都是互联网很好的切入点,只有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条件下,同行汇聚起来,你的朋友圈、同行在互联网上可以充分的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的个人品牌才最有价值。——这也是医联目前在做的。比如,你是呼吸科的,钟南山院士给你点赞,你爽不爽?你所有的粉丝,将来可能就是你的合伙人。自由人的联合可能更加高效,你所有的粉丝其实是你未来的战友,在垂直的医生平台里都是医生,他们关注你,不是因为你长的好看,更多是觉得你手艺好,未来愿意跟你合作。


自由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集结在一起。比如,我作为一名职业素养过硬的医生在全国各地,甚至可以有五六个团队。今天到北京了,通过医联认识到北京的一个团队,他们跟我很投机,有和我一样的手术理念,我们可以合作。来了广州,也可以打开定位,通过互联网,找到其他的团队。


萌芽期的中国移动医疗需要多方协作


我们始终认为中国移动医疗仍在萌芽期,希望各位,包括今后遇到的一些同仁,或者是一些战友,大家都有足够的耐心去拥抱合作,而不是急着抢市场。因为医疗是非常复杂的,相对其他行业来说,我们医疗的水比较深,需要更多的时间将盘根错节的问题一一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