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Instagram+问答+匿名社交,“医联”正在打造一个仅供医生分享互动的垂直社区

作者: / 2015-04-01

很多进入移动健康医疗领域的团队都说过这样一句话:其实我们也想做医生社交,可是太难了。通过与各方接触我将难点做了一下整理(欢迎来评论中补充):

1.医生对实名执行有所顾虑,不希望自己传达的信息被误解甚至曲解,导致不必要的问题。

2.高强度密集的工作状态致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分享自己的材料,特别是老资历的医生。

3.刚入手的新人医生希望获得更多学习机会,另一方面老资历的医生又可能希望遇到更多棋逢对手的同行,如何把握社区中的平衡?

4.对于那些没有互联网敏感度,却又积累了非常多内容资源,年纪稍大些的医生,如何去做推广?

5.如何解决手机拍照上传,像素不高显得不专业的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其实国外一个叫Figure 1的App已经解决了,它被称作为移动医疗界的Instagram,通过照片分享的方式吸引医生交流讨论。至于像素嘛,我非常欣赏隐士说过的一句话,“我想探讨的是非专业的图片格式医学影像有没有价值”。

也就是说,抛开所谓研讨会、专业性,还需要有一些产品解决相对长尾的需求。(当然,以后还算不算长尾就不知道了)

医联创始人王仕锐自己是一名医生,他认为除了学术期刊、科室或者院内研讨外,还需要一个交流场景可以消化那些平时照顾不到的案例、问答和情绪输出,而碎片化移动社区,是不错的场景。

相对初级些的医生,以学习为主,希望获得更多病历或者解答,而部分权威医生则有兴趣建立个人品牌口碑,不再依托于医院,做医疗版的“知乎大V”。鉴于此,医联制造了一个纯粹为医生打造,也只有医生可用的实名+匿名垂直社区。

病历分享作为其中的一大需求,医联做的比较简单易用,比如支持多次上传叠加内容,每张图片下方都可以评论交流。王仕锐解释说,一个诊断疗程包括初诊、检查、治疗等等多个环节,分多次记录更加符合逻辑。

病历分享对于伸手党和学习党非常实用,但对于那些很忙却又很有价值的医生群体,该怎么黏住呢?王仕锐说:5%的人表演,95%的人围观是最可能形成的结果。5%目标用户:1.学术性;2.希望得到欣赏或者反馈。

于是线下推广时,他们会强调“大V”品牌,同时建议医生借助助理来维护自己平台,释放图片。并且定期组织医学记者做话题采访,将他们的回答整理到问答环节。手术中的医生建议通过助手来做图片记录。

问答功能可以看做是移动端的知乎,相对初级的医生怎么认同自我价值呢?王仕锐认为,虽然大V更希望牛人过招,产生学术“争吵”,但新病情、新技术的输出,是每一个医生都有机会做的事情。

深夜病房是个非常有趣的环节,只会在晚上12点至2点开放,满足医生匿名社交需求。除了吐槽外,医联团队更希望医生愿意指出平时病历中出现的小瑕疵。

目前医联还处于内测阶段,总共推广1000名医生,从已有的交流状态来看,收藏和点赞是远大于评论的,我想这是做大面积推广时需要跟踪的问题。关于最后的形态,医联团队已经开始在App里做药品推广,之后可能会通过聚集医生群体,对接需要人工医疗服务的其他产品,做匹配诊断等等。

医联团队共有20人左右,创始人和联创是连续创业者,目前拿到了3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投资。

相似的产品,在国外还有ResearchGate,和丁香园有些像,以及Doxim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