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

陈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 肠炎 嗜酸粒细胞

主诉 病史

患儿,男,13岁,小学生。因“腹痛伴呕吐10余天 ”入院。患儿在入院前10余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呈阵发性发作,和饮食关系不明显,伴有呕吐,非喷射性呕吐,初呕吐为胃内容物,后含有黄色胆汁,无呕血及黑便,无发热及咳嗽。发病后曾在当地医院以“急性胃肠炎”治疗(具体用药不详),腹痛呕吐无好转,渐出现腹胀,至我院门诊检查腹部B超示腹水,肠腔扩张伴积液。拟“腹水原因待查”收入我科住院治疗。起病来患儿精神、食欲稍差,大小便无异常。既往无肝炎结核病史,2年前行“阑尾炎”手术治疗,无特殊药物食物过敏史,近2年夏季会诉腹痛。门诊辅检; 血常规:白细胞12.89×109/L嗜酸细胞百分比 38.9% 嗜酸细胞绝对值 5.01×109/L;腹部B超:腹水,肠腔扩张伴积液,肝胆胰脾未见占位病变。

查体 辅查

入院查体:T 37.1℃,R 20次/分,BP 115/70mmHg,Wt 36.5Kg。精神欠佳,全身未见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无贫血貌,咽充血,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未及罗音,心音有力,未及杂音,腹稍膨,无明显压痛、反跳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肿大,移动性浊音阳性;四肢活动可,神经系统未及异常体征,病理反射阴性。入院辅检:三大常规:血常规:白细胞 15.2×109/L嗜酸细胞百分比 69.8% 嗜酸细胞绝对值10.62×109/L;尿常规:无异常;大便常规:无异常,多次找虫卵阴性。血生化:ALT 16u/LAST 20 u/LLDH 265 u/L ;血淀粉酶(61 IU/L)、尿淀粉酶(164 IU/L)、HP抗体阴性;血AFP、CEA阴性;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自身抗体检查无异常;PPD阴性;胸片:双肺纹理清晰.头颅CT:未见异常.腹部CT:胃壁及十二指肠壁增厚;腹部部分空肠、回肠肠壁增厚,肠腔积气积液;腹腔积液。腹穿:腹水常规:色黄,浑浊,李凡他试验阳性,白细胞计数:27860×106/L,单核3%,多核97%,涂片镜检见新鲜RBC+/Hp;细胞形态学:见大量炎症细胞,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胰蛋白酶原Ⅱ 阳性;生化:蛋白 423.3 g/L 糖4.98 mmol/L 氯 104 mmol/L LDH 205 u/L;结核抗体阴性;培养阴性;骨髓细胞形态学:见粒系增生活跃,嗜酸分叶核比例增高,各阶段细胞形态大致正常,意见: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胃镜诊断: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胃镜下见胃底、胃体、胃角、幽门、十二指肠粘膜粗糙充血水肿)胃镜病理见肠粘膜固有膜内见较多淋巴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浸润。

诊断 处理

治疗:入院后给与罗氏芬抗感染,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利尿治疗,记24小时出入量,测腹围Qd,低盐饮食入院第五天确诊为“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始给予强的松33mg(1mg/kg.d,),清晨顿服.治疗三天后患儿腹痛呕吐症状好转,治疗一周后复查腹部B超:下腹部肠腔轻度扩张。腹部CT示腹腔积液大部分吸收。复查血常规:白细胞5.71×109/L嗜酸细胞百分比0.4%,嗜酸细胞绝对值0.03×109/L。住院2周后好转出院。

随访 讨论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c gastroenteritis, EG)儿童病例少见,一般认为是由外源性或内源性过敏原引起的变态反应所致。近半数患者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或荨麻疹等病史;部分患者的症状可由某些食物如牛奶、蛋类、羊肉、海虾或某些药物诸如磺胺、痢特灵和消炎痛等诱发。 本病例有以下特点:①患儿男13岁,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有腹痛呕吐症状,查体腹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②外周血象嗜酸细胞绝对值明显增高,多次大便常规及培养找虫卵阴性,腹部CT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故排除肠道寄生虫感染,胃肠道癌肿与恶性淋巴瘤等因素。③腹部B超示腹水腹水细胞形态学示:见大量炎症细胞,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骨髓细胞细胞形态学意见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胃镜诊断: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胃镜下见胃底、胃体、胃角、幽门、十二指肠粘膜粗糙充血水肿)胃镜病理见肠粘膜固有膜内见较多淋巴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浸润

发布于 15-10-18 19:44

4 个评论

发送